什么信号?海外中国ETF重现强劲流入,机构发话:增持时机已到!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娟娟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疫情情况改善,什信时机海外机构杀回马枪,号海不少海外投资中国产品近期重获申购。外中与此同时,重现增持不少外资机构表示,强劲目前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情绪边际改善。流入相较于全球其它市场中国市场可作为分散风险的机构选项,与此同时,发话部分投资者认为中概股已经“跌不动”了,什信时机现在是号海底部进入的时机。
我们一起来看看。外中
中概互联投资风向标-KWEB
5月以来获大幅资金净申购
近期,重现增持有中概互联投资者感叹,强劲王心凌都回来了,流入但是机构他买的中概互联还没回本。不过,最近投资者情绪似乎在改善。例如,海外中概互联ETF近期重获资金申购。KWEB 是美国上市的跟踪中国互联网指数的ETF,它最新规模56.2亿美元,是海外第二大的中国股票ETF,仅次于旗下iShares 安硕发行的ETF,MCHI. MCHI目前规模60.9亿美元,是海外规模最大的中国股票ETF,它跟踪MSCI中国指数。
进入5月以来,KWEB截至5月26日,吸收资金净流入4.6亿美元。
具体来看,在大多数交易日都吸引了资金净流入,唯有5月26日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净流出。结合ETF的净值,5月26日KWEB净值恰出现了显著反弹。
KWEB囊括了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公司,由于这只ETF规模大,又将明星公司一网打尽,因此被认为是海外中国互联网投资风向标。
我们将时间稍微拉长一些来看,今年以来,KWEB整体显示了较为显著的资金净流入。不过,在2月初到3月中旬,资金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净流出趋势。而到了5月资金净流入的趋势非常明显了。
不过,截至目前KWEB也好,ETF的成分股阿里巴巴也好,机构的态度存在分歧。
例如来自空头头寸跟踪网站“short squeeze”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投资者持有的KWEB未平仓的空头头寸较上一披露周期上升了17%,而投资者持有的阿里巴巴(ADR)未平仓的空头头寸较上一披露周期则降低了1%。
海外主动管理中国ETF 规模创新高
知名量化投资机构锐联在纽交所上市的全球首只中国A股主动ETF逆势迎来大幅认购,其管理规模也随之突破一亿美元。在A股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较为难得。锐联在国内拥有私募投资机构锐联景淳。
锐联创始人、首席投资官许仲翔对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最近确实看到一些边际改善。过去一年,负面情绪是比较重,原因包括外媒报道,也包括标志性的股票大幅下跌等。最近开始有一些,情绪底部出现的意味,指标股“跌不动了”,有止跌的迹象。有些风险偏好比较强的投资者可能认为利空出尽,一部分抄底资金进来了。
他表示,现在来讲,市面上的消息面,主流情绪还没有发生彻底改善,因为主流情绪受到外媒报道比较显著。目前就我们目前看到的而言,目前进来,多是一些逆向的投资人,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人。就类型来说,他们观察到的是以三方独立财富平台和高净值的个人为主。这背后也是发行中国市场产品的机构积极沟通的结果。
许仲翔补充道,海外不少公共投资机构,一方面行动慢,另一方面可能会受到比较明显的政治因素影响。当前他们的态度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资料显示,锐联这只最近规模创新高的ETF代码为RAYC, 是一只主动管理A股ETF。
上图为RAYC和跟踪的沪深300的ETF ASHR的对照。绿线为ASHR。RAYC截至目前前五大重仓股为、通威股份、宁德时代、汾酒股份、贵州茅台等。
Citadel:继续扩充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团队
从业务拓展的角度,部分全球巨头计划扩充中国团队。
例如,目前全球顶级机构Citadel常务董事Kristina Knoll Martinez 接受本报采访表示,Citadel将继续扩充包括中国在内亚洲人才团队,布局中国的决心不改。
Martinez表示,亚太市场发展非常快,尽管我们的业务在不断扩充,但我们才刚刚开始。对冲基金方面,我们仍在扩充团队。2022年,Citadel亚太区业务增长非常快,我很难展望未来5年。但基于现在业务增长的速度,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会继续扩充团队。
Citadel Securities也会持续在亚太区投入工程技术和交易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中概股恐慌见顶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发表机构观点,表示对中概股退市的恐慌情绪或已见顶。
瑞银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表示,高层近期表达对希望赴美上市公司的支持,对中概股而言是正面的信号。本月初,外媒报道,中美监管机构就在美上市中国企业的审计合规讨论即将达成共识。按照我们的基准情景,两国在年末前有望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
瑞银,认为政府将会实施更重大的宏观政策支持,包括人民银行年内或再降准一至两次,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再下调,并将增加再贷款和放松信贷。对于能够承受市场短期波动的投资者,中长期可以保持看好中国科技龙头企业,因为它们的估值和盈利增长前景具有吸引力。另外,在政策支持及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瑞银继续偏好电动车供应链,中国加强科技自给自足也利智能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板块。
此外,在本周的达沃斯论坛上,纽约梅隆等在内的投资机构也表达出中国公司目前市场情绪已经非常悲观,到了可以逐步增持入场的时机了。
编辑:舰长
(责任编辑:百科)
- 港交所行政总裁最新发声!一则大利空,400亿巨头波司登大跌近9%
- 欧菲光午后一度直线冲击涨停,副总经理蔡高校被浙江省台州市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
- 13家上市农商行谁能笑傲江湖?!广州农商行营收净利双降,“老二”地位不保
- 1—8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64368亿元 同比增长9.8%
-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孙金龙谈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有何深意?
- 南京银行北京分行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
- 重磅数据发布!8月份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倍以上 为一年来最高增速
- 日本央行“鞭长莫及”:20年期日债收益率自2015年以来首次突破1%
- 车主担忧车联网变“收费网”,律师:应尊重知情权和选择权
- 华硕推出SmartO Mouse MD200无线办公鼠标,支持双模多设备连接
- 河北银保监局局长王文刚:河北银行业资产规模是十年前的2.8倍,贷款余额增长2.5倍
- 芯片短缺持续影响全球汽车市场:2022年全球汽车或减产超420万辆
- 日本制钢公司又曝丑闻!深陷数据造假风波!造假行为至少可追溯到1998年…
- 英债今年重挫27%!德银警告:全球债市身处1946年来首次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