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3日讯(编辑 旭日)近期,数字受益上市梳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成功完成基于四个国家或地区数字货币的人民首次真实交易试点测试。研报分析指出,币信数字人民币作为金融IT行业的创等催化革命性创新试点项目,正在重构整个金融支付生态,多重待带来更长期的金融产业扩张逻辑。
参与多家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建设的行业蓄势金融IT概念股股价自4月27日低点迄今累计最大涨幅达117%。
据IDC近期发布的公司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金融行业IT支出规模(包括:软件、数字受益上市梳理硬件、人民IT服务等)达到2186.02亿元,币信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359.36亿元。创等催化
除了数字人民币加速落地促进行业发展,多重待王湘杰在9月19日研报中表示,金融资本市场改革深入以及金融信创释放系统替换和适配空间三方面因素共同催化金融IT行业需求。行业蓄势
金融信创在20年开始规模化落地,2022年金融信创进入规模推广阶段,2021年第二期试点启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张。根据亿欧智库预测,21年、22年信创投入占比分别达到15%,30%并在23年完成一般系统替换。王湘杰表示,基于金融信创有望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的判断,金融IT行业将迎来高景气发展。
缪欣君在研报中表示,据测算2015年金融IT投入金额约1087亿元,15-20年CAGR约20%;预计未来5年金融IT投入CAGR为15%-20%,对应25年市场规模5464-6761亿元。
同时,为提高适应各种国产环境的能力,金融IT行业内公司加强和国内各类信创厂商开展合作,着力打造信创生态合力,从目前进度来看,、、、、、等多家公司均已基本实现产品的国产适配测试和落地。
此外,按照下游客户类型不同,金融IT大致可分为银行IT、证券IT以及保险IT。华福证券钱劲宇7月22日在研报中表示,银行的技术投入一直处于金融机构前列,常年占比70%以上。保险、证券等在技术投入上虽然落后,但未来几年内有望加速。
具体来看,银行IT方面,目前我国银行在科技上的投入远小于美国,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IDC数据显示,2020年业IT解决方案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502.4亿元,预计2021到2025我国银行IT市场规模CAGR为14.64%,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85.6亿元。
中银国际杨思睿在6月15日研报中表示,由于银行地位相对较为强势,大多数银行自有科技子公司,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集中度偏低。2020年市占率前四的厂商分别为中电金信、宇信科技、神州信息、,市占率分别为5.9%、4.3%、4.1%、3.8%。
其次,证券IT方面,证券业的技术投入积极性要低于银行和保险机构,2020年总投入约263亿元。但是头部证券机构的科技创新较为活跃。中国证券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占比较大,数字化建设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民生证券6月17日研报中表示,从整个证券IT市场格局的角度看,恒生电子无疑具有显著的领先地位,但其余证券IT厂商在细分领域有其独有优势,如金证股份在集中交易、创新业务(如量化、RPA等)上有不俗竞争力;顶点软件在CRM上优势明显,同时在拓展交易业务产品线;在估值领域有较强优势。
由于系统稳定性是机构客户首选,同时系统的替换和迁移需要承担很大风险的同时花费大量人力,因此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持续向有品牌效应的龙头公司集中,市场份额持续向龙头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行业格局也基本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
最后,保险IT方面,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保险机构技术投入达351亿元,其中数字化建设投入占比达41%,预计到2024年,这一占比始终保持在41%-44.3%之间,
上海证券滕文飞等5月30日在研报中表示,整体市场依然保持高集中度的特征,在整个市场份额中依然保持着龙头地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行业系统供应商分散,各系统间互相独立,操作不便。在债券、外汇及大宗商品市场,金融机构普遍采用不同开发商提供的系统,系统功能一般局限于单一领域且仅提供通道类服务,投资人需要再众多系统中进行分散操作,流程割裂,系统之间互不兼容,操作效率低下。
顶: 4踩: 93
数字人民币+信创等多重催化!金融IT行业蓄势待发,受益上市公司梳理
人参与 | 时间:2025-07-05 19:44:23
相关文章
- 农业农村部:11月21日全国猪肉平均价为33.53元/公斤,比上周五下降1.4%
- 央企为年中考拼了!保利地产打起价格战,买房还送两百斤土猪
- 戴姆勒卡车CEO:因零部件短缺 公司超万辆新车无法出厂
- 北京:一病例出现症状未及时报告,已致多例续发感染,多区报告关联感染者!一图读懂
- 合众思壮被处罚预告 投资者索赔将启动
- 北交所迎来第99家上市公司 6月受理数量创年内新高
- 头部效应显著!7家公募固收+规模“市占率”已超4成
- 热搜!学习通数据库疑发生信息泄露,网友质疑:这就是所有学校都在推荐用的好软件吗?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高管降酬10%至20%不等
- 海外需求衰退 供给风险犹存 大宗商品“顶”在何处?
评论专区